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446990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11-1046-01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绝大多数属生理性,少数出现早、黄疸重的新生儿则属病理性黄疸。

    1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日开始出现,4~6日最明显。大约10~14日内自然消退,一般情况好,不伴随症状,有时吃奶差;未成熟生理性黄疸往往较重,黄疸可持续2~3周消退。足月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一般<12mg/dl,未成熟儿一般<15mg/dl。但若每日增加5mg/dl以上或出生后24h内即出现黄疸,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则属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出生后,体内胆红素生成增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负荷加重,加上新生儿某些酶类的活性不足,脐带结扎后肝脏的供养量减少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新生儿胆红素排泄差,从而导致黄疸发生。

    2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于:(1)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黄疸出现较早,24h内出现,且呈进行性加重,系母婴间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2)新生儿病毒性肝炎:常在生后1~3周缓慢起病。此时生理性黄疸或已消退而又出现/或持续甚或加剧。(3)新生儿胆管闭锁可引起黄疸,新生儿尿色深,粪便呈灰色或淡黄,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4)新生儿感染或败血症;感染可致黄疸或加重黄疸。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密切注意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大便颜色,注意黄疸的变化,以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3.2 早开奶,做好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后半小时开始哺乳,以促进肠蠕动,促使胎便及早排出,以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总量。在做好母乳喂养的同时,多喂水,增加尿量,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如果一星期后黄疸减少不明显,可配用小剂量中药“茵陈退黄合剂”或“鲁米钠”,以帮助肝脏清除黄疸,大多数2周内消失,如果2周内不退,应医院就诊,查找原因。

    3.3 做好新生儿皮肤清洁护理 住院期间应每日沐浴,保持皮肤清洁。出院后有条件的家庭应坚持每日给婴儿洗澡,如果条件有限,应每日用温水擦洗婴儿的颈部、腋下、腹股沟。及时做好臀部清洁护理,预防红臀的发生。

    3.4 做好脐部护理 每日用0.75%稀碘酊擦试脐带2次,脐带脱落后仍擦拭3天,防止脐炎的发生。

    3.5 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高峰期有时吃奶差,但随着黄疸的消退,很快恢复正常。若发现婴儿反应差、吃奶差,应及时查找原因,排除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特别是生理性黄疸。在临床护理中,应做好产后健康宣传教育,及时到位的做好产后访视。做好新生儿护理,缩短生理性黄疸的表现时间,及时发现、治疗病理性黄疸。使新生儿尽快进入良性生理循环,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保障婴儿健康。

    作者单位:255029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 刘静), 百拇医药